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团标《日常防护口罩》反响非凡
3月20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日常防护口罩》发布后,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中国经济导报、中国质量新闻网、广东省人民政府网、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68家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和网站纷纷报道或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凡反响,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一份正能量。
该团标急疫情防控之所急,解疫情防控之所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对日常防护口罩的需求井喷,“一罩难求”的困局催生了扩产“造罩”的热潮。但是,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口罩产品标准却明显欠缺,现有的5个国家和行业口罩标准,其中两个适应于医用,另两个一个主要针对空气污染(PM2.5),另一个适用于工业车间矿山防尘,对目前大众普遍使用的日常防护口罩存在许多不适用的地方。在此背景下,有不少企业为应急所需,采用医用口罩标准组织生产,大量使用医用甚至更好材料生产日常防护口罩,供大众使用,既增加成本、浪费资源又效果不见得好,因医用口罩对过滤效率要求严苛,供专业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使用,大众使用往往感到“辛苦”“不适”而引发使用不规范;有些企业则采用上述另两个标准或其他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和适用性难以保证。一些劣质产品则趁机滥竽充数。这非常不利于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行内人士都感到,制定适应防疫需求的日常防护口罩标准很有必要,广东省标准化协会的团标《日常防护口罩》便应运而生。
在选准标准项目范围的基础上,该团标制订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标准内容编写工作。标准的起草由技术力量雄厚的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联合28家相关单位和生产企业组成起草组,广检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对标准起草工作的领导,并亲力亲为,参与起草具体工作。正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起草组人员不辞辛劳和风险,2月24日—29日,起草组紧张地对口罩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国内外口罩标准以及国内口罩技术现状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为标准编写打下基础。3月1日至12日,起草组在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三次召开研讨会,对标准框架和重点内容进行充分讨论,重点讨论了过滤效率、通气阻力等关键指标,形成了标准初稿,并通过大量实验采集样本数据,对关键指标反复论证。3月12日最终讨论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行业内进行征求意见。3月17日,起草组根据收集到的12家生产企业反馈的37条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3月19日,专家组对标准文本进行审定。完整的工作程序和严肃认真的编写态度,有效地确保了该团标的质量。
再好的标准,若束之高阁即是一纸空文。标准要为社会所接受并执行实施,宣传工作十分重要。省标协发挥有资深新闻从业人员的优势,认真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由领导亲自动手,撰写该团标新闻通稿。该通稿既交代清楚团标制定的背景、意义即新闻价值,又鲜明和准确地概括了该团标的两个突出特色,一是技术指标既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在各项重要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对核心指标即过滤效率作了分等级规定,分为A、AA、AAA三个等级,与国际标准接轨,AAA级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对直接影响口罩使用舒适性的通气阻力,则在反复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指标值。第二个特色是对儿童和老人口罩专门作了特别规定。由于新闻通稿定得规范准确,各媒体基本上都按通稿大篇幅发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