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质量大会东风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 我省消费品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我省生产的885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大部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今年初以来,特别是广东省质量大会之后,我省集中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早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便已明确提出,2016年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确定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等十类消费品为重点,组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省质监局根据广东实际,在此基础上,又将质量不稳定的热水器、电声器材、厨房电器具、皮具/箱包、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等5类“广货”产品列为质量整治提升对象。最近,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全省还开展服装产品质量专项整治。
这次专项整治,我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几条:
一、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层次。做到“六个纳入”,形成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的强大推动力。一是纳入全局性战略。推动将质量提升工作纳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这一省级最高规格文件,对消费品质量提升相关工作作出专门部署。高规格召开广东省质量大会,胡春华书记、支树平局长、朱小丹省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均对提升消费品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纳入“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三是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省政府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质量提升是重要内容。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广东省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高规格部署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四是纳入质监部门与地方政府合作框架。一方面,推动质检总局与省政府签署建设质量强省的合作备忘录,质检总局、省政府均对优化质量供给、提升消费品质量给予了一系列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另一方面,我局与各地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向基层延伸。五是纳入法治保障。推进修订《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将质量提升工作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明确固化。六是纳入财政保障。2016年,省质监局共安排消费品质量提升工作经费7000万元,有力保证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等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标准引领,提升消费品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一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起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审议。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和监督制度,建成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5600多项企业标准在平台公开,居全国前列。创新开展电子商务产品标准明示鉴证试点,解决电子商务产品不明示标准问题,倒逼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营造线上线下产品质量无差别化的电子商务环境。二是构建消费品先进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企业制定先进标准,提升消费品竞争力,全省企业共有28915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制定重要指标高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47706项。在全国首推标准联盟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消费品产业集群标准水平。目前,我省共有标准联盟294个,制定实施联盟、团体标准1063项,均居全国第一。
三、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广东消费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一是加强知名品牌培育。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消费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荐、指导其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华为公司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格力等6家(次)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省共有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32家、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600多家、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1847个。启动“广东优质”品牌建设工作,构建“广东优质”标准及认证体系。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2个,促进特色消费品向深加工、规模化发展。二是大力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广州、佛山、云浮、汕头、顺德等地区申报创建质量提升示范区(项目)。深圳南山手机、东莞虎门服装等6个地区产业集群获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5个地区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均居全国第一。三是加强品牌推广。实施“互联网+名牌”,打造具有质量溯源功能的“Q微鉴证营销系统”,已有241种广东名牌产品上线,为名牌产品企业开拓移动电商市场。
四、创新方式方法,提升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水平。一是结合实际开展质量整治提升。按照总局部署,围绕空气净化器等10种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目前已完成对451家企业生产的530批次产品的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5.1%。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89个县也制定了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目前,省质监局已先后在各地召开了9场重点产品质量整治提升会,涉及电饭锅、电压力锅、箱包皮具、厨房电器具、电声器材、陶瓷卫浴等13类产品,1658家企业的2900余人参加了活动。二是探索开展比对研究提升。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程,省局首批选定LED光源控制器、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陶瓷片密封水嘴等3种重点民生产品,通过实物研究、标准比对、综合分析、环境治理、典型示范五大抓手提升质量水平,将于今年年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珠三角9市及顺德区也各选定了1种产品开展比对研究提升。三是创新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联合广东电视台、腾讯开展“我参与电商产品质量提升”体验活动,随机选定志愿者、确定抽查产品类别,在线随机选定抽查产品,依法公布抽查结果,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后处理,新闻媒体和志愿者全程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促电商产品质量提升。组建“电商产品质造标准联盟”,发布《网络交易服务规范》等一批电商地方标准,促进全省电商企业规范化发展。
五、改进质量监管,优化市场和消费环境。一是强化监督抽查。科学规划2016年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中计划抽查的消费品种类数、批次数均占70%以上。加强“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实践,省级监督抽查了654家企业生产的810批次产品,涉及货值2864万元,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8.4%;抽查奶瓶、奶嘴等1548批次食品相关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49%。组织各地市监督抽查了6239家企业生产的8739批次产品,涉及货值36637万元,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8.2%。二是加强质量警示。对国抽、省抽单一产品抽查批次数量大于10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超过30%的地市发出质量警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整治提升。三是强化后处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通知》。坚持监督抽查结果百分百公开,今年以来共在省局网站曝光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54家、逾期不改正企业82家。四是加强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制定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意见,推动企业承担主体责任,主动召回缺陷消费品。开展市场购检不合格儿童玩具产品缺陷调查与责令召回工作,指导16家企业对19批次缺陷儿童玩具产品实施主动召回。儿童节前对13家企业15批次涉嫌缺陷消费品启动缺陷调查,目前已指导2家企业主动召回缺陷消费品。五是强化执法打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今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针对10类重点消费品立案查处案件273宗,涉案货值604万元,移送公安案件1宗。
六、加强质量创新,夯实消费品工业质量基础。一是强化计量的精密制造基础作用。加快筹建国家智能控制系统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高等级计量基标准建设,全省共有国家计量基准3项、工作计量基准10项、大区级计量标准13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707项,建有6个国家级计量中心、9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消费品制造量传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制造业推进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全省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保证体系确认的企业达4880家。二是强化检验检测的服务支撑作用。加大消费品相关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争取省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省质检站、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2016年获批筹建或批准筹建消费品相关国家质检中心2个、省质检站13个,国家质检中心数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充分发挥公共检测服务平台自主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双基地”作用,突破消费品相关产业质量关键技术,服务企业研发中试熟化。三是强化认证认可的规范提升作用。大力推广强制性认证产品、节能节水产品、低碳产品以及质量管理等认证,确保企业研发的准确性和新产品的高品质。全省共有1.5万家企业取得11万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企业数及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共有9.2万家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居全国前列。四是提升企业质量创新能力。组织技术专家深入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免费提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认证等服务,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损失率。
七、推进社会共治,构建消费品质量现代治理体系。一是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落实总局关于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标准录入提交率和审查通过率均达100%。对行政许可事项按法定时限的30%以上压缩办理时间,提升行政效能。二是完善现代监管体系。构建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维护为监督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市场技术基础建设为支撑、政府依法监管的现代监管体系。推进《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实施,落实销售者对所售假冒伪劣消费品承担首负责任;鼓励企业购买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强化消费者与社会监督。三是深入开展质量安全教育。通过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南方网、腾讯等知名媒体合作,开展“你选我检”“广东制造美誉度调查”“我心目中的广东优质产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宣传。如儿童节期间举办《安全你我他——玩具挑选与使用安全分享》活动;会同省妇儿工委举办“靠近安全、远离伤害”儿童玩具产品安全风险教育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风险交流活动,今年以来发送质监快讯389条,开展风险交流14次,发出儿童玩具、服装、路由器等消费品风险预警和通报15条。新闻媒体集中报道11篇次,向社会公众印发宣传材料7000多份。
在消费品质量提升的支撑下,我省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83.99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上半年大部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如电饭煲产量同比增长17.9%,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7.5%,热水器产量同比增长6.6%等,显示消费信心得到有效提振。消费品整体质量得到提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主要工业产品平均采标率超过85%,实现产品质量档次与国际接轨。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我省872家企业生产的885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0.3%,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品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2016年广东共有61个消费品品牌入选,与2015年持平,但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品牌比2015年增加1个,总数达7个,入选榜单的消费品品牌价值平均增幅达22.7%。工作合力不断发挥。基本形成了质监部门主导、各方共同参与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了政府实施主导、市场优胜劣汰、行业自我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群众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消费品质量监督与提升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