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标协发布《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团体标准
校服等学生用纺织品将不再是统一一个品质等级,而分成“合格品”和“优等品”两个等级,这是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所规定的。该标准于2021年11月12日发布实施。
学生用纺织品包括学生在校统一穿着的服装、配饰及床上用品,其产品质量关乎学生身心健康,是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我国已出台GB 18401、GB 31701、GB/T 31888、GB/T 22844等技术标准,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用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用纺织品趋向高品质化的需求越来越强。不时可以听到一些学生或家长抱怨校服或其他纺织品“档次不够”,希望“提高品质”,一些生产企业顺势推出“高品质”产品,但“高品质”究竟高在哪里?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称为高品质?目前还没有关于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的标准。为统一标准,规范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质量要求,共同促进学生用纺织品品质的提升,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校服行业协会以及多家学生用纺织品生产企业,组成标准起草组,开展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团体标准起草工作。
一是外观质量方面。服装理化性能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服装一次洗后变色≥3-4级、扭曲率≤3.0% ,面料不出现破洞,填充物不出现缩团变化,粘合、复合、涂层、印花部位面料不起泡、脱落裂开,里料不外露,包缝线不脱落,缝纫线不开线。该团标则规定优等品经2次洗后达到相同效果。这就使外观质量更有保证。
二是使用说明方面。对不同阶段学生用纺织品的安全类别的标注进行规定,以明确不同适用对象的安全类别标注方法。对于缝制在直接接触皮肤产品上的耐久性标签,规定宜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位置,目的是防止标签刮伤皮肤现象。
三是内在质量要求方面。在基本安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以现有国家强制性标准一致的基础上,增加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没有要求的可萃取重金属、残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和皮肤刺激性的考核。可萃取重金属考核主要考虑纺织面料中可能存在锑、砷、铅、铬等各种重金属,在接触人体皮肤特别是被汗液浸湿时可能进入人体造成损害,因而定下此安全指标;残留表面活性剂、润湿剂,主要对纺织品在染整过程中添加的助剂环保性提出要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皮肤刺激性主要考虑有些织物为了实现抗螨抗菌等功能而添加功能性助剂,这些助剂是否对皮肤有刺激性,本标准进行了把关。学生用纺织品染色牢度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本标准增加了洗液沾色程度的指标要求,优等品指标中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等的指标要求比国家标准有所提高。如耐水色牢度服装优等品要求从GB 31888中的要求达到3-4级提升为达到≥4级,耐汗渍色牢度增设高于国标的指标要求。对于学生经常反映面料起毛球的问题,本标准对起毛球的测试方法做了调整,采用马丁代尔法测试,更加贴近消费体验。
四是功能性要求方面。赋予功能性,是纺织品提升品质的体现之一。目前已有不少学生用纺织品具有功能性,包括吸湿性、速干性、吸湿排汗性、接触凉感、保温性能、透气性、透湿性、远红外功能、拒水性、拒油性、易去污性、持久白、耐洗涤、防透光、抗皱性、耐磨性、防风性、防紫外线性能、消臭性能、防螨性能、抗菌性能、防蚊性能共22项功能。该团标规定,如果产品有明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要求每种功能都要考核,并规定了每种功能的考核办法和较高的指标要求。分别属于三种不同情况:一是功能考核已有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国家标准的考核办法,指标要求采用国标规定:二是尚无现成标准的,如服装产品透光性能的测定未有国标或行标,该团标以附录的形式制定了考核办法;三是采用国标规定的考核办法但调高了指标要求。例如,接触凉感是夏季服装的重要需求,团标规定按GB/T 35263—2017《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规定的方法检测,指标要求则从国标规定的凉感系数≥0.15 [J/(cm2.s)]调高到≥0.18[J/(cm2.s)],即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 检测技术人员对学生校服布料进行检测
专家评审认为,该标准对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技术指标要求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提升战略的要求,为高品质学生用纺织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学生用纺织品的品质提升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