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对标准编制的影响和作用

来源:
+
打印
【字体:

  标准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基础,而标准又是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核心。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强化了标准制定和标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标准本身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后续开展标准化一系列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标准编制质量是相关各方的工作目标。编制说明是标准编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之一,通过研究和总结标准编制工作经验可以发现,以标准的编制说明为抓手,充分认识编制说明对标准编制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编制说明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标准编制质量,提高标准贯彻实施的效果。

一、编制说明是全面真实反映标准编制过程的载体

  标准化法中规定“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当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试验、论证,并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因此,相关的征求意见、调研分析、试验数据分析等过程都需要详细记录,全面真实反映标准的编制过程,编制说明成为了最好的载体。

  标准的过程文件一般都包括标准的报批书、报批稿、送审稿、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报批稿、送审稿)和编制说明。在各部门规定的标准编制管理办法中,也都明确了标准编制过程的规范性要求,标准报批文件的齐套性要求。各文件的形成和审查过程,相关问题的梳理整改情况,意见分歧的协调落实情况,技术内容的研究分析和论证试验情况等,都需要以编制说明为载体,集中全面体现和记录。编制说明在标准文件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关系见图1。可见,编制说明的内容是标准整个编制过程的完整反映,其修改完善工作也贯穿标准编制全程。

图1 编制说明在标准文件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关系图

二、确保了标准技术内容的可追溯性

  标准化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而标准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在“标准化”和“标准”的定义中,突出强调了标准化和标准所具备的严肃性、一致性、程序化的属性。

  因此,各类标准的编制说明均单独设置一章节,用来说明确定标准重要内容的依据,重要内容,如产品的技术指标、数据处理和计算的公式。标准化遵循系统优化、协商一致等原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是如何协商一致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这些直接关系到标准颁布后的宣贯使用,而强制性标准常常作为法律判罚的基本依据。编制说明是这些内容溯源的可靠依据,确保了标准技术内容的可追溯性。通过编制说明,了解标准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对标准的贯彻执行具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

  标准化技术是基础科学,直接产出的效益不明显,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提高各方对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从事标准化相关工作人员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标准化经验总结,充分发挥标准编制说明的引导、支撑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各方对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提高标准的编写质量。

  依托标准编制说明,可加强标准编制管理工作,协调确定主编和参加编制单位,筛选主编和编制组成员,研究制定编制大纲,指导后续编制工作。相关过程应详细记录到编制说明中,作为编制过程的真实反映。标准的编制组成员,可通过多次的交流、研讨,加深对标准编制目标和内容的理解,提高编制组的凝聚力和攻关能力。

  在标准内容的把握上,有大纲的指导,而且具体章条主要内容的形成过程均体现在编制说明中,避免关键技术内容的回避和模糊化处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工作,也可有效引起主编单位、参加编制单位和专业领域内相关单位对标准编制的关注和重视,加大编制力量和时间的投入,最终提高标准编制质量。

四、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报批效率

  标准报批是主管部门对标准报批文件审查、批准、发布,成为正式标准的过程。标准编制完成后,相关人员均希望标准能尽快报批、发布,在工作中贯彻实施,发挥标准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过程比较长,待标准颁布后,其时效性大打折扣。标准是规范性文件,其颁布之前确实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准报批过程,主要包括上报、审查批准、标准编号、发布、归档、出版等环节。在这些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很有可能出现需要和标准编制组沟通的地方,常见的是报批稿的校对,相关概念术语的核准,部分文字的修改,意见的落实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报批文件,甚至会出现退回修改,重新报批的情况。这些工作往往会耽误标准报批工作的效率。

  高质量、高水平标准的编制,非常重视标准编制说明的撰写。标准报批工作人员通过编制说明能很好的理解标准原文,能查看到对重要内容、术语符号、意见建议的处理结论,只要有疑惑和不理解的地方,均能在编制说明中找到解释和答案,这样就能加快标准的报批工作,提高标准编制的时效性。

五、有利于标准颁布后的贯彻实施

  标准的贯彻实施是标准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标准只有贯彻实施后才能产生效益。贯彻实施标准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选择和运用标准的活动,包括正确选择标准、明确标准的具体要求、组织贯标具体要求的协调和审批。

  标准的贯彻实施有两个重要渠道:一是通过标准的剪裁使用,纳入到产品、设备的技术文件中去贯彻执行;二是作为合同谈判和合同履行提供技术依据,写入到合同中去。两个渠道都需要对标准条文要求进行准确解读,而标准恰恰为了兼顾通用性和适用性要求,经常会使用类似“应”、“一般应”、“宜”这样的限定词语,而技术文件和合同有很强的约束性,是要严格执行的。那么“一般应”是指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宜”是什么推荐使用?这些都应该在标准的编制说明中详细阐述,以便标准更好的贯彻实施。

  另一方面,在标准编制时,要求正文一般不出现行政管理、解释性语句,所以通过解读标准的编制说明,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准确把握标准原文内容,相关条文要求的使用背景,有助于准确选择合适的标准,对标准内容进行准确剪裁,在工作中贯彻实施。由此可见,标准贯彻实施的主体活动离不开标准编制说明的支撑。

六、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标准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强化标准化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出了要求。其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加强标准制定工作,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依法及时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标准研发和科技创新同步趋势明显,标准研制逐步嵌入到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新技术、新工艺等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

  但具体到标准条文的规定上,仍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原因在于标准条文语句的特殊性。技术性语言转化为带有约束性的要求并不简单。这种标准化语言要准确界定相关管理要求、技术要求的内涵和外延,还要具有广泛的覆盖性、通用性,所以难度还是较大的。因此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无法说清、无法定准的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隐藏着关键技术点,需要去深入研究和解决,可以挖掘出不少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标准编制过程中发现的技术优势、技术难点和不足阐述的越明白,越有利于后来者对该新技术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去拓展,攻克现阶段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有利于新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编制说明对标准编制具有重要作用,抓住这几个重点,充分认识标准编制说明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标准编制的质量、提高贯彻实施的效果。要全面、全方位的推进标准编制能力水平,则应在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中,加大对标准编制说明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标准编制说明的关注度和审查力度。

联系方式 法律申明 友情连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