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标协发布团标:推动厨余垃圾养殖黑水虻产业化

来源:
+
打印
【字体:


       长期成为处理难题的厨余垃圾,有望通过养殖黑水虻产业化地转化为生物饲料——广东省标准化协会2022年1月20日发布的团体标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技术规范》,为这一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团体标准由深圳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




       厨余垃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产生的剩菜、剩饭、骨渣、菜叶、蛋壳、茶渣等垃圾,其产生量大,且因含高油、高盐、高水,容易腐败,处理难度大。各地曾采用把厨余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料的办法,但因其盐分含量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采用填埋、焚烧等办法处理,则投入大产出少,且常有臭味外溢。近些年有不少地方另辟蹊径,引入以厨余垃圾饲养黑水虻的办法。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个体大小与蜜蜂差不多,取食厨余垃圾,繁殖迅速,管理容易,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可作为高蛋白质饲料原料。经大量实践证明,利用厨余垃圾养殖黑水虻是对厨余垃圾绿色处理既环保又资源化利用的可行之路。但这一新技术迄今大多仍停留在小作坊生产阶段,虽有不少农户搭棚养殖,但规模小,且采用原始办法直接用厨余垃圾投喂,造成产生腐败臭味并影响回收黑水牤虫的数量和质量。广东省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之一的深圳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技术攻关,在深圳、梅州、汕头、博罗等地建立基地,建成了日处理能力超200吨的单体工厂,对收集的厨余垃圾进行工厂化大批量处理,加工生产成专门饲养黑水虻的饲料,再投喂黑水虻。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这一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农业部全面推广技术和广东省推荐技术之一。标准编写组总结了该企业的成功经验,并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成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技术规范》。




       该团标规定了厨余垃圾生产黑水虻饲料的工厂化工艺流程,包括控水、除杂、除臭、添加营养剂和保鲜剂、制浆等。要求不得使用已经腐败变质的厨余垃圾和营养剂,生产过程设备加工系统稳定、无污水排出、气体排放和噪音达标。制成品要求无油脂酸败味,无蛋白质变质味。技术指标要求粗蛋白含量≥5%,粗脂肪含量≥3%,水分≤82%,粗灰分≤5%,挥发性盐基氮≤50mg/100g,无机物和难腐有机物≤3%。卫生指标参照GB 13018的规定执行。据试验测算,用这一标准饲料饲养黑水虻,饲料转化率达到20%,即5公斤饲料可产出1公斤黑水虻虫,比原始投养提高40%,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专家组评审认为,该项团标及时快速地把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先进技术编制成标准,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和适用可行,对促进和推动厨余垃圾养殖黑水虻走向工厂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联系方式 法律申明 友情连接 网站地图